炎炎夏日,雨水充沛,山林田野间各种野生蘑菇蓬勃生长。不少人喜爱采摘野生蘑菇尝鲜,认为这是大自然的馈赠。然而,危险就潜藏其中!每年夏季是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期,严重中毒甚至可能导致死亡。
一、毒蘑菇的危害
1. 剧毒致命:如致命鹅膏菌“白毒伞”、灰花纹鹅膏菌,少量误食可致肝肾衰竭,中毒病死率高。
2. 严重脏器损伤:毒素可攻击肝脏、肾脏、神经系统、肌肉等多个器官,引起脏器严重损伤。
3. 群体事件风险:家庭或朋友聚餐易引发群体性中毒。
4. 潜伏期迷惑性:症状出现晚(6小时以上),易错过救治时机。
5. 缺乏特效解毒药,救治难度大:目前尚无针对毒蘑菇毒素的特效药,治疗主要依赖催吐、洗胃、血浆置换、人工肝支持等对症措施。
二、毒蘑菇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颜色鲜艳才有毒。真相:剧毒蘑菇多朴素(如致命鹅膏菌),颜色不能作为判断标准。
误区二:生虫、生蛆的蘑菇无毒。真相:虫与人对毒素耐受性不同,剧毒蘑菇也可能生虫。
误区三:银针、大蒜等验毒可靠。真相:无科学依据,无法检测毒素。
误区四:高温煮熟破坏毒素。真相:毒素稳定,高温无法破坏。
三、误食后的急救措施
立即催吐:意识清醒时刺激咽喉催吐(昏迷者勿催吐)。
保留样本:保留蘑菇、呕吐物或排泄物供鉴定。
立即就医:第一时间送医或拨打120,勿自行服药。
告知实情:向医生说明情况,提供蘑菇形态或照片。
四、最安全的预防:“三不”原则
不采摘:专业人士鉴别也有风险,勿自行采摘。
不购买:拒绝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。
不食用:不食用野生蘑菇,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人工培植食用菌(如平菇、香菇、金针菇)。
结语:毒蘑菇形态难辨,误食可能致命,远离野生蘑菇,安全度夏!(0813-3301234 请保存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急救电话,以备不时之需)
作者: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黄竹
Copyright © 2006-2025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:蜀ICP备13027823号-1 技术支持: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